陜西京翼工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手機:18991278030
· 電話:029-84521799
· 傳真:029-84521799
· 郵箱:1300858381@qq.com
·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qū)起航時代廣場D座16層
· 郵編:710100
施工建設對鄰近房屋安全性影響分析
摘要:目前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因施工振動或土體變形等因素對鄰近房屋的安全性產生影響,從而引起社會矛盾糾紛。在解決此類問題中對相鄰建筑物的安全性鑒定已逐漸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和重視。本文結合實踐接觸到的多種此類工程問題,對其產生的安全性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為避免和解決此類問題提供參考。
概述
目前我國各地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不少高層建筑、地鐵隧道、市政管網等地下深基坑工程在繁華城區(qū)地段實施。類似的該類大型地下開挖施工工程都會造成對既有周邊建筑的不利影響,引起周圍土體發(fā)生位移或是產生的一些振動、噪聲等,甚至使既有房屋產生嚴重的損壞,影響已有建筑的使用安全,從而引發(fā)爭議與糾紛,影響了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如今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和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妥善處理建設前與建設過程中于此相關的各方面問題,針對受影響的相鄰既有建筑的鑒定工作顯得極為重要。
本文結合實際檢測鑒定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工程建設(如樁基施工、頂管施工、人防工程建設、高架施工、重型車輛運行等)引起周邊房屋裂縫等問題,分析各種情況下對周邊不同結構型式房屋安全性產生的影響程度,提出事故發(fā)生后的解決方法,以期最大程度地減小或避免風險。
1 工程案例
因施工建設對周邊房屋建筑造成損傷的案例屢見不息。2010年,常州某地區(qū)因臨近路段高速公路施工,附近大量民房受振動影響出現了裂縫等損傷現象,有些房屋由于自身結構不合理受振動影響后出現大量結構性裂縫而成為危房。同年常州某地區(qū)五層磚混結構住宅樓由于受南側(約100m)樁基施工的影響,墻體粉刷層出現大面積裂縫,嚴重影響了室內裝修的美觀性,而距離施工地點更近的一幢框架結構辦公樓則基本未受振動影響。2011年初因施工建設中大量重型車輛經過民房集中區(qū)的巷道內,導致大量私房因不斷受振動而出現裂縫,有些裂縫甚至發(fā)展為結構性裂縫,成為危險點。
2010年金壇市某一棟三層磚混結構房屋,因隔壁原老房屋拆除并在原房屋位置上新建一棟四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導致其房屋墻體、樓地面多處出現不同程度裂縫現象,經檢測得出房屋因受沉降影響造成局部結構出現危險點。同年某一自建二層私房由于附近市政上頂管施工(距離該房約2m)而出現地坪下陷、墻體開裂等現象,經檢測得出所產生裂縫尚未影響結構安全性,但已影響房屋的適用性與美觀。2011年由于附近人防工程在施工過程以及建設完成后,附近小區(qū)磚混結構商品房大量住戶發(fā)現其室內出現各種裂縫,檢測發(fā)現該小區(qū)受沉降影響明顯,房屋適用性受到影響,出現房屋滲水、地下水管破裂等現象,但尚未影響房屋結構的安全性。
2 問題分析
上述案例對于施工建設引起周邊房屋出現損傷的直接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造成相鄰房屋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如臨近高層施工、人防建設、頂管施工等;另一類是振動影響,如樁基施工、高架施工、重型車輛運行等。
根據筆者在房屋安全檢測鑒定過程中的大量經驗,磚混結構民房較易受到影響,所產生的矛盾也最為突出。大多數農村房屋未經過正規(guī)設計,施工主要依靠工匠經驗和傳統(tǒng)經驗,大多未進行科學選址,一般就地取材,房屋類型多且離散型大。房屋結構形式簡單,建筑格調大致相似,結構布置具有隨意性,使用功能與房間布置不夠合理,造型單調,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及合理的設計與施工,導致了房屋結構不合理,房屋的安全度設置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極低。在受到施工振動影響以及基礎不均勻沉降的作用下,往往容易產生損傷、連接處出現破壞等。
而經過正規(guī)設計的多層磚混結構商品住宅樓,受影響程度則相對較好,在受附近施工導致基礎不均勻沉降以及振動影響的情況下,多數情況表現為墻體粉刷層裂縫,對房屋適用性產生一定影響,很少出現存有危險點的情況??蚣芙Y構由于自身的整體性較好,正常情況下受此類問題的影響很小,在其輔助圍護部位(如走廊欄桿、圍護墻窗口處)較易出現裂縫及損傷。
3 此類問題注意點
判斷施工建設對周圍建筑物影響可從周圍建筑物裂損現狀入手,結合施工建設對周圍建筑影響機理,以及必要的監(jiān)控方法,對于有影響的鄰近房屋結構安全性的鑒定,一定要分清影響程度,看該影響是否造成鄰近房屋結構安全性的實質性損害,才作出鑒定結論。
樁基施工需加強前期對周圍建筑的監(jiān)測,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監(jiān)測方法[1],避免周圍建筑因樁基施工而引起地基不均勻沉降而產生影響,引發(fā)工程事故與爭議,并針對其影響方式采取相應的方案減少甚至消除樁基施工對周圍建筑的影響。開挖深基坑時應做好基坑支護設計,合理安排施工降水措施,防止因施工降水引起周邊土體的坍塌[2]。
當在打樁、大型車輛通行、高架施工遇有較大振動時,應分析其振動特性[3、4],采取相關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與運行,或開挖減震溝等方式降低振動對周邊房屋的影響。
地下頂管施工,應盡量繞開民房私房區(qū)域,如無法避免,需做好相關預防措施或造成房屋損傷的補償工作。施工建設期大量重型車輛運行需避開磚混住宅密集區(qū),重型車輛的經過往往會引起磚混結構住宅的一定量振動,嚴重時會造成房屋的損傷以及人們的恐慌。
施工建設地點在學校、醫(yī)院等重要公共建筑周邊時,應即時做好沉降觀測、裂縫監(jiān)測等工作,防止因振動、地基沉降等造成圍護結構等的破壞而產生生命安全問題。建設地點處在民房私房周邊時,需嚴格做好各種預防處理措施以及必要監(jiān)控,防止因發(fā)生房屋損傷引起嚴重的社會矛盾糾紛。
4 總結與建議
(1)根據實際檢測鑒定經驗,施工建設期間附近民房私房容易造成結構性損傷,嚴重時會成為危房;而經正規(guī)設計的多層磚混結構房屋較易產生粉刷層裂縫等,影響房屋的適用性及美觀;框架結構中容易造成圍護結構連接處的損傷,加大引起次生安全問題的風險。
(2)施工建設期針對周邊不同結構型式建筑物,因采取相應的處理與監(jiān)控措施,減少振動與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造成對周邊建筑物安全的影響,從而避免引起更多的社會矛盾。
(3)施工建設對周邊建筑物的影響問題是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在如今大規(guī)模的建設過程中仍難以徹底的避免。如果產生矛盾糾紛,應即時組織安全性鑒定與評估,確定損傷程度以及產生原因,以調節(jié)化解矛盾。